在广东观众的心里,央视的主持人或许有些陌生,但珠江频道这一天的当家花旦黎绮雯,绝对是家喻户晓的熟悉面孔。每当晚上九点熟悉的片头曲响起,镜头前那个身着得体套装、笑容温婉的身影,用一句"民生无小事,这一天多关注"的问候,温暖了无数广东家庭的夜晚。
2005年刚入行时,黎绮雯还是个奔波在新闻一线的外景记者。烈日下她走访粤西乡村调查教育乱收费,暴雨中她站在台风"格美"肆虐的现场发回第一手报道。正是这两年扎实的基层历练,让她对民生百态有了深刻理解,也为后来转型主播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2007年对黎绮雯来说是重要转折点。随着毛琳转战综艺节目,这一天主播台出现了空缺。虽然当时节目实行主持人轮班制,李静雯等资深主播更受观众喜爱,但黎绮雯没有急于求成。她像块海绵一样吸收前辈经验,在每次播报中打磨语速语调,研究如何用眼神和手势增强感染力。这种稳扎稳打的专业态度,最终让她在2013年李静雯离职时,顺利接棒成为节目灵魂人物。
展开剩余58%镜头前的黎绮雯总能把复杂的民生政策讲得通俗易懂。报道城中村改造时,她会用街坊们熟悉的茶楼价格作对比;讲解医保新政时,又能把专业术语转化成阿婆都听得懂的大白话。这种"说人话"的播报风格,配上她标志性的亲切微笑,让严肃的民生新闻变得有温度。有观众开玩笑说:"看雯姐播新闻,就像听自家大姐拉家常。"
在事业巅峰期,黎绮雯迎来了人生的甜蜜考验。丈夫调任海外高管时,面对"辞职随行"的建议,她在访谈中坚定表示:"新闻工作是我的终身事业。"这份执着背后,是她对职业价值的深刻认同——每当收到观众反映问题得到解决的感谢信,都让她确信镜头前的坚守有意义。现在她常带着女儿参加公益活动,用言传身教诠释着新时代职业女性的多面精彩。
岁月似乎对这位女主播格外温柔。比起刚出道时的青涩,现在步入中年的黎绮雯更添成熟风韵。有观众发现,播报台风预警时她眉间的细纹会不自觉地聚拢,解读惠民政策时眼角的笑纹又自然舒展。这些时光雕刻的痕迹,反而让她的专业形象更具亲和力。正如老观众们说的:"雯姐就像陈年普洱,越品越有味道。"
发布于:江西省大时代资本-可靠配资网-国内十大炒股杠杆平台-实时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