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德福和安杰刚结婚那会儿,安杰是打心底里不愿意让小姑子德华来家里带孩子 —— 她怕这个农村来的小姑子,跟自己合不来。可江德福心疼妹妹,没跟安杰商量就把德华接来了,安杰没办法,只能默认,心里却满是抵触。
果不其然,俩人刚凑一块儿就掐个不停。安杰讲究卫生、爱干净,德华干活粗糙、不拘小节;安杰说话文绉绉,德华张口就是大实话,俩人心眼儿、生活习惯差太远,吵起来谁都不让谁。一开始德华还怕安杰这个 “城里嫂子”,后来吵顺了嘴,也敢跟安杰针锋相对了,连伶牙俐齿的安杰,都好几次被她怼得说不出话。
那场面别提多热闹了,又好气又好笑。安杰气不过,还跑回娘家好几回,江德福怎么低声下气求都没用,最后还是杨书记出面调解,德华才卷着铺盖回了老家。说起来,俩人关系这么僵,对门老丁的老婆王秀娥也没少 “添乱”—— 她总在德华跟前说安杰的坏话,挑拨俩人的关系,巴不得她们闹得更凶。
一晃 9 年过去,安杰跟着江德福去了松山岛,又怀了孕,身边没人帮忙,江德福又想起了妹妹德华,再次把她接来。可这次不一样了,德华来了之后,没跟安杰吵过一次架,俩人反倒相处得挺和睦。这到底是为啥?
展开剩余57%首先是安杰自己变了。之前德华来的时候,安杰还没真正体会过 “又上班又带娃” 的苦,总觉得德华干活不尽心。可这几年,她一个人带俩孩子,还得上班,每天累得跟陀螺似的,才明白带孩子、做家务有多不容易。她想起以前德华帮自己干活的样子,心里的抵触少了,多了几分理解 —— 原来德华也没那么 “讨厌”,只是俩人方式不一样。
更关键的是,德华这次遇到了个好 “老师”—— 邻居张桂英。张桂英也是农村妇女,却跟王秀娥不一样,她热情、实在,还特别明事理。之前安杰穿裙子挑水摔了跤,一群孩子围着起哄,是张桂英赶跑了孩子,还帮安杰把水缸挑满;她也从不在德华跟前说安杰的坏话,反而总劝德华:“你嫂子一个城里大小姐,来岛上遭这份罪不容易,你多体谅体谅她。”
张桂英的话,像敲醒了德华。她慢慢放下了对安杰的偏见,不再觉得安杰 “矫情”,反而真心实意帮着照顾孩子、操持家务;安杰也看在眼里,知道德华是真心为这个家好,也处处想着德华 —— 德华有啥需求,她都尽量满足,俩人不再盯着对方的缺点,反而多了些包容。
就这么着,曾经吵得鸡飞狗跳的姑嫂,终于能和睦相处了。俩人一起带孩子、一起做饭,把江家的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,家里的氛围也越来越暖。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,最怕的就是互相看不顺眼,一旦多了些理解和包容,再难相处的关系,也能慢慢变好 —— 安杰和德华,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发布于:山西省大时代资本-可靠配资网-国内十大炒股杠杆平台-实时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