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,浙江高考录取结果陆续揭晓,一则消息让家长群炸开了锅,679分的高分考生放弃浙大,选择浙江师范大学定向师范生。这个分数,在往年足以冲击清华、北大的部分专业,甚至可以稳进浙大的热门工科。然而,这位考生却坚定地选择了毕业后回慈溪当老师,直接锁定编制。
消息一出,舆论迅速分成两派:
支持者认为:“现在就业这么难,提前锁定编制才是真清醒。”
反对者痛心疾首:“679分啊!去985读个计算机、金融,未来年薪百万不香吗?非要‘自废武功’?”
近年来,浙江的定向师范生录取分数线一路飙升。2024年,杭州师范大学定向三门县的物理教师专业,最高分已达666分;2025年,浙师大定向慈溪的地理科学师范专业,更是直接飙到679分。
为什么高分考生纷纷选择定向师范?核心原因就三个字:稳、快、省。
稳:毕业即入编,不用参加千军万马过独木舟的教师招聘考试。
快:直接回户籍地任教,省去在大城市租房、投简历、面试的煎熬。
省:学费全免,部分地方还补贴生活费,家庭经济压力骤减。
在传统观念里,高分就该去名校,尤其是清华、北大、浙大这样的顶尖学府。但现实是,名校≠高薪,学历≠铁饭碗。
名校生的困境:2025年,某985高校硕士生投递200份简历仍找不到工作,最终选择考编;
定向师范的优势:毕业直接上岗,月薪虽不高(浙江教师平均年薪15-20万),但胜在稳定,且社会地位不低。
有网友调侃:“现在的大学生,不是在考编,就是在考编的路上。既然早晚要考,不如一步到位。”
对于这位679分考生的选择,争议的核心在于:
1. 是否浪费分数?反对者认为,高分应该追求更高平台,而非“求稳躺平”。
2. 是否限制发展?*定向师范生需服务至少6年,期间不能考研、不能换岗,职业路径被锁定。
3. 是否影响行业生态?*如果最优秀的人才都去求稳,创新行业谁来支撑?
但支持者反驳:
“稳定不是罪,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当下。”
“教育行业需要高素质人才,高分考生当老师,对下一代是好事。”
“职业选择没有高低,适合自己才最重要。”
随着人口出生率下降,教师岗位的“铁饭碗”属性可能面临挑战。
2030年后,中小学入学人数将锐减,部分学校可能合并或关闭。
AI教育兴起,传统教师角色可能被重塑。
但至少在2025年,编制仍是浙江学霸们的“终极目标”。
结语
679分选择定向师范,是务实还是妥协?或许答案因人而异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在就业焦虑弥漫的当下,“稳定”正在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首要考量。
网易新闻《679分报地方定向师范》
搜狐新闻《浙江“铁饭碗”升学方式》
潮新闻《浙江定向招生专业录取分数再创新高》
大时代资本-可靠配资网-国内十大炒股杠杆平台-实时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